在Photoshop中实现“从背后发光”的抠图效果(即物体边缘呈现背光发光效果),需结合抠图技巧和发光效果制作。以下是详细步骤,涵盖多种实用方法:
 一、核心思路
1. 抠出主体:先精确抠出需要发光的物体(如人物、物体边缘)。

2. 模拟背光:在抠图层下方添加发光层,通过模糊、混合模式和外发光样式模拟光线从背后透出的效果。
3. 融合调整:优化发光颜色、强度与背景的融合。
?? 二、具体操作步骤(3种常用方法)
方法1:通道抠图 + 外发光样式(适合复杂边缘如头发)
1. 通道抠图:
进入「通道」面板,复制对比度最高的通道(如蓝色通道)。
用色阶(Ctrl+L)增强黑白对比,用画笔涂抹使主体全白、背景全黑。
载入选区(Ctrl+点击通道缩略图),回到图层面板复制主体。
2. 添加外发光:
双击抠出图层,打开「图层样式」→「外发光」。
设置参数:
混合模式:滤色/线性减淡(提亮发光);
颜色:选择光色(如暖黄或冷蓝);
大小:控制光晕扩散范围(建议20-50像素);
不透明度:70%~100%。
点击「确定」应用效果。
方法2:模糊叠加法(适合柔和发光效果)
1. 抠出主体:
用钢笔工具或「选择主体」功能抠图,复制到新图层。
2. 创建发光层:
复制抠图层,置于原图层下方。
对该图层执行「滤镜→模糊→高斯模糊」(半径15~30像素)。
3. 增强光效:
将模糊层混合模式改为「滤色」或「线性减淡」。
重复复制模糊层2~3次,逐层增大模糊半径(如50→100→200),叠加更自然的光晕。
4. 调色:
添加「色相/饱和度」调整层(剪贴蒙版),勾选「着色」,调整光色。
方法3:画笔绘制 + 蒙版控制(适合自定义光源方向)
1. 抠图并填充背景色:
抠出主体,下方新建图层填充深色背景(模拟暗环境)。
2. 手绘光晕:
在抠图层下方新建图层,用柔边画笔(低流量)沿物体边缘涂抹光色(如黄色)。
3. 模糊与混合:
对该光晕层高斯模糊,混合模式改为「叠加」或「颜色减淡」。
4. 蒙版精细控制:
添加蒙版,用黑色画笔擦除多余部分,使光效仅从物体背后透出。
 三、进阶技巧
动态发光:制作GIF动画时,可复制图层并交替显示发光层,模拟闪烁效果。
真实光晕插件:使用插件如mobGlow,支持物理光衰、色差控制,适合电影级效果。
背景融合:
发光物体放入新背景时,用「曲线」压暗背景,增强对比;
在背景层用柔光画笔绘制受光面(如地面反光)。
?? 四、方法对比表
| 方法         | 适用场景                | 优势                  | 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 |
|||--|-|
| 通道抠图+外发光    | 头发、复杂边缘              | 发光均匀,参数可控          | 需熟悉通道操作            |
| 模糊叠加法        | 柔和光效(如霓虹灯)        | 效果自然,层次丰富          | 多层叠加易显脏            |
| 画笔绘制+蒙版      | 自定义光源方向              | 灵活度高,适合局部光        | 手绘需耐心                |
?? 五、避坑指南
1. 发光断层问题:
若发光边缘被截断,在发光层添加「滤镜→其他→最大值」(1-2像素)扩展边缘。
2. 颜色溢出:
用「色相/饱和度」降低发光层饱和度,避免过度鲜艳。
3. 背景干扰:
抠图后务必检查边缘杂色(选择并遮住→净化颜色)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高效实现物体“从背后发光”的梦幻效果?。若需批量处理,推荐使用嗨格式抠图大师自动抠图后,再导入PS添加发光。练习时建议从简单物体(如玻璃球)开始,逐步掌握光源逻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