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Photoshop中抠取玻璃物体的专业方法总结,针对玻璃的透明、折射和高光特性,结合多种技巧实现逼真效果:
一、通道抠图法(最精准)
适用于复杂背景或需保留透明质感的场景,通过分离高光与折射层实现:

1. 复制通道:
打开通道面板,选择对比度最高的通道(通常为蓝色),右键复制该通道。
2. 增强对比:
按 `Ctrl+L` 调出色阶,移动黑白滑块增强明暗对比(如黑场右移至60,白场左移至200),使玻璃轮廓清晰。
3. 提取高光与折射层:
高光层:用白色画笔涂抹玻璃高光区域,载入选区后返回图层面板,新建图层填充白色。
折射层:新建50%灰色图层,混合模式改为“柔光”,不透明度70%,用蒙版控制透明区域。
4. 合成与优化:
将高光层与折射层叠加,添加曲线调整层提亮高光,最后合并为智能对象导出PNG-24格式(勾选“保留透明度”)。
? 二、混合模式法(快速高效)
适合单色背景(纯白/纯黑)的玻璃物体,利用图层混合分离明暗:
1. 基础抠图:
用钢笔工具或“选择主体”功能抠出玻璃轮廓,添加图层蒙版。
2. 分离明暗:
深色背景:复制图层,混合模式改为 “滤色” 提取亮部。
浅色背景:复制图层,混合模式改为 “正片叠底” 提取暗部。
3. 精细调整:
双击图层进入“图层样式”,拖动“颜色混合带”滑块(按Alt键分拆三角滑块),隐藏多余灰调,保留透明感。
4. 颜色还原:
再复制一层原图,混合模式改为“颜色”,用色相/饱和度调整玻璃本色。
三、智能工具辅助法
PS 2020+版本可用AI工具简化流程,适合时间紧迫的场景:
1. 自动选区:
点击「选择」→「主体」,PS自动识别玻璃轮廓。
2. 边缘优化:
进入「选择并遮住」工作区:
勾选“智能半径”(值2-3px)。
用“边缘画笔”涂抹玻璃边缘,平滑度设15-20,移动边缘-5%。
3. 透明感增强:
添加「内发光」图层样式(混合模式“滤色”,大小5px,不透明度30%),解决玻璃发灰问题。
?? 四、常见问题解决
1. 边缘生硬:
在蒙版上用 低硬度画笔(0%硬度) 涂抹边缘,或羽化矢量蒙版1-2px。
2. 高光过曝:
对高光层蒙版应用「高斯模糊」(2-3px),并用加深工具(范围:高光,曝光度5%)局部压暗。
3. 透明感不足:
叠加「渐变映射调整层」(黑白渐变),混合模式改“明度”,增强对比。
4. 折射失真:
添加「色相/饱和度」调整层,勾选“着色”,根据背景调整色相(如环境偏蓝则设210°)。
五、进阶技巧
添加投影:
新建图层,用黑色柔边画笔绘制投影,高斯模糊后降低不透明度,贴近杯底处加深。
折射效果:
复制背景层,框选玻璃区域后自由变形(Ctrl+T),模拟光线折射的变形效果。
中性灰测试:
在底部填充808080灰色层,便于观察玻璃的透明层次是否自然。
方法选择建议:
高精度需求:通道法(如产品精修)
效率优先:智能工具+混合模式(如电商批量处理)
简单背景:混合模式法(白底/黑底图)
> 操作后务必用深/浅背景测试效果(如 3A3A3A 灰),导出为 PNG-24 保留透明度通道。练习时可参考B站视频教程《高光抠图法扣玻璃杯》或知乎专栏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