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Photoshop 中缩小抠出的图像(即已分离背景的图层),主要通过自由变换工具实现。以下是详细步骤及保持画质的技巧:
?? 一、基础操作步骤
1. 选择抠图图层

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已抠出的图层(背景为透明格子)。
2. 启用自由变换
快捷键:按 `Ctrl+T`(Windows)或 `Command+T`(Mac),图层四周会出现变换框。
菜单操作:点击顶部菜单栏的 编辑 → 自由变换。
3. 等比例缩小图像
将鼠标移至变换框的任意角点,按住 `Shift` 键(部分新版 PS 无需按 Shift)并向内拖动。
精确调整:在顶部属性栏输入宽度(W)和高度(H)的百分比(如 `50%`),确保链状图标(链接符号)激活以保持比例。
4. 确认变换
按 `Enter` 键或点击属性栏的 ? 按钮完成操作。
? 二、保持清晰度的关键技巧
? 1. 转换为智能对象
操作:右键图层 → 转换为智能对象(图标变为右下角带小方块的缩略图)。
作用:避免反复缩放导致像素损失,智能对象会保留原始数据。
注意:此操作应在缩小前完成,否则无法修复已模糊的图像。
? 2. 使用高质量重采样算法
操作:若需精确调整尺寸,使用 图像 → 图像大小,在对话框中选择:
重采样方式:选 双三次(适用于缩小) 或 自动。
约束比例:勾选以锁定宽高比。
? 3. 缩小后锐化
缩小可能导致边缘模糊,可轻微应用 滤镜 → 锐化 → 智能锐化 恢复细节。
?? 三、常见问题解决
1. 缩小后图像变模糊
原因:未用智能对象,或多次缩放导致像素丢失。
解决:转换为智能对象后再操作,或使用高分辨率原图。
2. 缩小后空白区域异常
原因:抠图时未完全去除背景,或缩放后透明区域显示异常。
解决:用 橡皮擦工具 或 蒙版 清理边缘,或检查图层是否完全抠净。
3. 需批量缩小多张抠图
操作:使用 文件 → 脚本 → 图像处理器,批量处理时勾选 调整尺寸 并设置目标像素。
四、操作总结
| 步骤 | 关键操作 | 注意事项 |
|--|
| 选择图层 | 选中抠图图层(透明背景) | 确保图层未锁定 |
| 自由变换(Ctrl+T)| 拖动角点 + 按住 Shift(等比例) | 避免直接拖动边缘导致变形 |
| 智能对象转换 | 右键图层 → 转换为智能对象 | 缩小前操作,防失真 |
| 保存 | 存储为 PNG 保留透明背景 | JPG 会填充白色背景 |
建议
原图备份:始终保留未缩放的抠图原图层,便于后期修改。
分辨率匹配:若需合成到其他图片,先统一两张图的分辨率(`图像 → 图像大小`),避免缩放后模糊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高效缩小抠图且最大限度保持画质。如需进一步处理复杂边缘(如发丝),可结合 选择并遮住 工具优化选区。